据我国教育部、人事部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毕业生人数有413万人,而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9%。2010年我国有630万大学生毕业校园,走向社会。预计2011年7月,将有毕业生671万大学生毕业,毕业人数将创历史新高。
117万,145万,212万……从2001年开始,到现在每年的大学生毕业都以60多万的速度在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复杂的,这也是由现代社会分工更加精细和专业化,以及更加复杂的社会背景所决定的。万学教育ACT职业能力研究院经过专门调查,总结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所学与所需错位,求职者与企业供求无法成正比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和日益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呼唤着各行各业的人才进入到市场中进行竞争,加上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程的推行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今天的高校大学生不再是“象牙塔”的王子和公主,他们在社会中的定位开始由“天之娇子”变为“普通劳动者”。如今,“选择职业的恐慌”已经成了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另外,在“双向选择”的就业实践中,由于学生缺乏长期有效的职业能力提升锻炼和就业指导,致使学生求职就业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始终比较明显地存在着对接错位的问题,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就业方向开始存在着裂痕,大学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壑沟日益明显。
第二、岗位有限,求职人数持续增多,岗位与求职者比例无法成正比
当前,我们既面临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大学生的就业分配问题,也面临着在改革和社会转轨的过程中体制间摩擦的问题。在广大发展中国家,高校毕业生不能够全部进入就业岗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经济发展的过程与“教育产品” 提供的过程不协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因为经济总量的限制,本身能够提供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就有限,从而产生了就业总量的矛盾。在我国存在着这种因素,这就出现了面对广大毕业生,社会和国家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而大学生不能普遍就业的问题;二就是教育模式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教育模式转变往往滞后,结构不平衡现象在大学生身上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也是我国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一个热点问题,例如学校新开设的专业与社会寻求存在着一个年限,这就出现了供求失衡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这已被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发现,并着力扭转。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较低,而教育事业较发达,同样存在着高校毕业生由于没有工作经验而不能马上就业的问题。
第三,大学持续扩招,就业市场日益缩小,毕业生和劳动力市场无法成正比
在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还有其特定的转轨背景,这进一步加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一是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高校毕业生一直由政府主管部门分配就业,毕业即意味着就业。造成了供方——大学没有按照市场需求办学,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即使其专业设置众多,某些专业随着市场需求进行调整,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需要一个阶段,之后依然不能够马上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一情况在扩大招生规模后又进一步被放大,使得这个问题更加严重。二是我国近年来整体就业环境并不宽松,与大学生扩招幅度存在着较大矛盾。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碰头”的局面,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紧张态势,不可能不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困难。而且面对大学生就业的宽松政策不能够在这时期迅速颁布出来,这就是没有市场经验的大学生就业困难。
第四,求职学生职业能力滞后于企业所需能力是就业困境加剧的重要原因
现在全球的一些优秀企业,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招聘优秀人才,但是还是无法完成招聘任务,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的职业能力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因此,大学生并不是太多了,也不是真的无用武之地,只是企业真正需求的职业能力还远远不够。只要大学生调整就业观念,扩大就业视野,提升职业能力,就一定会大有所为!?
分析老师:毛永丰,原三星广告客户经理,资深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教练。曾为麦当劳,玛氏,雀巢,三星,欧莱雅等500强知名企业提供营销策划服务。深谙著名企业广告创意,品牌建设之道。主导研发并创建品牌策划,提案,执行全流程,成为公司提拔最快的客户经理。担任多所高校校外职业导师,拥有丰富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经验。主要为ACT学员讲授以市场营销职能部门,营销咨询行业为求职目标的职业能力专项深度指导课程;讲授可以形成核心求职优势的2类企业职能专项深度培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