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三中全会虽提到了价格改革,但仍是一个阶段性的方向,并且如房价等多种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改革仍未列入改革议程。房产大亨任志强称高价拿地实属被逼无奈。如果房价不做统筹,房地产仍是地方政府的提款机。 价格改革不明 房价未纳入改革范围
经过四天的闭门会议,各界关注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12日结束,稍晚时间做了会议公报,称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其中涉及到价格改革的提法是: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和过去历次会议一样,此次提出的改革仍只是个方向,不会出现更多细则。事实上,目前多种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改革仍未列入大的改革议程。比如房价、出租车价格改革等。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实际施行的是双规制度,对其体制内外区别对待,看似中国已经实现了大部份商品和服务的市场化,并且官方统计数字显示的近年来物价增速最高的年份也不过5%左右,但是民众感受的物价涨幅远远不止这些。
而更多的改革,仍远远未列入国家价格统筹解决,或者整体解决的范畴,房价仍处于各地方政府操控,还有社会怨声载道的出租车价格,以及社会各界质疑比较大的铁路价格。
但是这些改革,已经远远超出了价格本身改革的内容。像房价已经涉及到土地价格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内容。这涉及到地方政府的切身利益,它们势必会激烈反对。
房地产仍是地方政府的提款机
土地出让所得是地方政府最大的收入来源,是避免其因债务高企而崩溃的“救命稻草”,同时也是推高房价的一个主要因素,导致民间积怨。
土地出让金历来是地方政府从房地产行业中收取的最大比重收入,一般会占到房屋销售价值的40%左右。有的地方政府已经准备进行“一房四吃”:“一吃”土地出让金,“二吃”转让住房所得20%的个税,“三吃”房地产税,“四吃”遗产税。
近些年,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与之相应的是房地产开发的异常红火。地方政府借推进城镇化的名义卖地获取收入。在许多地方,房地产开发建设已成为城镇化建设的代名词。并且各地热衷于新区、新城的建设,实际操作上中小城市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则更多的只是以产业新城为名直接进行房地产市场开发造城,大有城镇化被地方政府利用之嫌。
中国国家行政学院许正中教授表示,在现实社会中,确实有政府主导、推动的城镇化绑架房地产的现象,这主要是财政体制造成的。在现有体制下,地方财政支出责任大,不得不搞土地财政,靠融资平台大规模举债。为了偿债,房地产成为“二财政”和“提款机”,有的地方甚至成为“主财政”和“摇钱树”。
“面粉贵过面包”任志强称被逼无奈拿地
在土地财政的主导下,土地出让价格直线上升,房企拿地成本也因此高企。11月12日晚,华远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北京尚居置业有限公司11日通过挂牌出让的方式,获取北京市大兴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竞买成交价为12.1亿元。
这相当于华远地产今年前三季度总收入的一多半,净利润的4倍或是公司2011年以来净利润的总和。而剔除限价房部份后,该地块纯商品房面积仅1.19万平方米,楼面价逾17000元/平方米,超过了该区域部份已入市项目的售价,因此也属于高价房。
地价与房价一向被视为房地产市场的“面粉”与“面包”。对于再次出现面粉贵过面包的情况,任志强则直言,“这实属被逼无奈。”而业内人士也表示,在北京凡是位置稍好一点的地块,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地王的。
据媒体11月10报导,中国房企纷纷选择到海外投资,原因与当前大陆的政策形势不无关系。“如今的土地价格到了大家不能接受的地步,必须得考虑新出路了。”一位房地产行业人士透露。
« 优质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