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版”是整体性的制度体系。我们的改革不是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甚至某一角落的“修修补补”,而是基于对整个体制的改造,基于政治、经济、社会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整体性改革。改革的整体性,表现在各个领域的相互联系,表现在各个部门的相互制约,在改革的空间、逻辑和实效上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邓小平同志曾这样讲,“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从重视政治体制改革,到提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标志着一次制度改革的“换代升级”。
“2.0版”是协同性的制度体系。改革的整体性决定了各领域之间的协同关系。改革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协奏曲,各层次在改革的力度、进程和规模上,要始终保持大致均衡的关系。改革要有重点,但更要有整体性推进;改革要有突破,但更要有相互呼应、协同促进,使改革的各个着力点沿着“最大合力”方向发力。怎样处理好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怎样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处理好改革协同性的关键。“善政必简”、简政放权这就是对矛盾特殊性的清醒认识,也正是对体制之弊的对症下药。
“2.0版”是根本性的制度体系。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深化改革,制度建设尤为重要。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改革工具,就像一根针,能把解放思想、组织建设、改进作风和反腐倡廉“穿”起来,这也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离不开“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一个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一个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权力环境体系,都要从“常态化制度”的基石上搭建起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建的现代化、反腐的现代化、乃至治理方式的现代化都根植于制度。制度层面的改革最具根本性,这也是“2.0版”改革的最新特征。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政治清明化的进程、法治和谐化的进程等方方面面。全面升级的“2.0版”改革,为我们勾勒出一幅高度发达、高度文明、高度和谐的中国画卷。而今,改革蓝图既已描画,夙夜在公就一定要跟上,除了党和政府兑现承诺,更需我们每一个人的全面配合、全心付出。(魏华欣)